东固会师与中央“二月来信”

日期:2024-08-29 来源:井冈山培训中心

    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,在毛泽东、朱德的率领下,踏上了出击赣南的征途。3600多人沿着羊肠小道,冒着风雪疾进,于1929年1月下旬进入赣南地区的上犹、崇义。


    湘赣“会剿”军代总指挥何键发觉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南下,急电蒋介石,并报告对井冈山进行“会剿”的部署;同时,命令国民党军第七师第二十一旅李文彬部、第五师第十五旅刘士毅部跟踪追击红四军。朱毛红军在赣南迭遭失利,几乎陷人绝境。为扭转局面,毛泽东、朱德率部折入瑞金。


    2月10日,正是农历大年初一,部队来到瑞金大柏地。此时,赣敌刘士毅部仍紧追不舍。为了摆脱追敌,鼓舞士气,毛泽东、朱德利用大柏地的有利地形,布下伏击圈,痛击刘士毅部。是役歼敌1500余人,生俘敌正副团长肖致平(后化装逃脱)、钟桓以下800余人。


    大柏地战斗的胜利,振奋了军心,赢得了主动,是红四军转战赣南以来的首次大捷。敌李文彬部闻知刘士毅部惨,再不敢贸然追击。红四军从此在赣南站稳了脚跟。随后,红四军为解井冈山之围,挥师宁都,接着又举旗东向,进人吉安东固地区。“上有井冈山,下有东固山”。东固是1928年4月间形成的位于吉安、永丰、兴国三县之交的革命根据地。


    1929年2月20日,红四军与活跃在东固地区由李文林、曾炳春、段起凤等领导的江西红二、四团在东固螺坑胜利会师。


    毛泽东称红四军是“铁军”,红二、四团是“钢军”。朱德说,国民党反动派天天喊打倒“朱毛”,“朱毛”却越打越多,现在你们红二、四团也成“朱毛”了。会师后,红四军在东固休整一星期。


    在东固,毛泽东、朱德等闻知井冈山失守的消息。红四军前委决定,把原定的固定区域的公开割据政策,改为飘忽不定、变幻不居的“打圈子”游击政策。红四军于3月上旬进人闽西长汀。


    3月14曰,红四军在长岭寨与敌郭凤鸣一战,大获胜利,歼俘敌2000余人,并击毙了闽西土著军阀郭凤鸣,随即占领汀州城。在汀州,红四军补充了大量军需,并在汀州附近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分兵,对红四军的组织序列进行了改编。


    3月20日,毛泽东在汀州“辛耕别墅”召开前委扩大会议,作出了在赣南闽两20余县建立新的苏维埃割据区域的重大战略决策,拉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掘地的斗争序幕。4月1日,红四军回到瑞金,在瑞金与红五军汇合。


    1929年4月3日,前委在瑞金收到了由福建省委转来的《中央给润之、玉阶两同志和湘赣边特委的信》。中央的这封信是2月7日发出的,史称“二月来信”。“二月来信”是受共产国际和布哈林某些错误思想的影响,由中共中央写给朱毛红军的。“二月来信”向红四军前委介绍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,着意强调城市工作的重要性,对在农村的红军前途作了较为悲观的估量。来信要求“将红军的武装力量分为小部队的组织,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中”,以“避免敌人目标的集中和便于给养与持久”,认为“朱毛两同志留在部队中目标太大”,因此提出要朱德、毛泽东“离开部队”,“速来中央”。


    毛泽东认为“中央二月来信的精神是不好的”,不赞成中央来信中的悲观论调。为此,专门召开了前委会议,讨论中央来信。根据前委会议大多数同志的意见,4月5日,毛泽东代表前委给中央写了一封回信。毛泽东从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出发,提出了一个很策略的“高招”:如要朱、毛离开部队,请中央派刘伯承、恽代英两人来接替,以厉工作。他在《红四军前委致中央的信》中写道:“中央若因别项需要朱毛二人改换工作,望即派遣得力人来。我们的意见,刘伯承同志以任军事,恽代英同志可以任党及政治,两人如能派得来那是胜过我们的。”


    中央收到此信后,在周恩来的努力下,没有坚持原议,朱、毛因此没有离开红四军。4月8日,红四军、红五军开至于都。11日,在于都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。会上,彭德怀恳切地提出红五军打回井冈山去,恢复根据地。毛泽东和前委同意了彭德怀的这一意见。会后,红五军杀回井冈山,红四军在赣南分兵。从此,红四本和红五军互为犄角,开始了新的斗争。


网站首页

拨打电话

联系我们